
2023版清华美院推免研究生备考分析
2022-10-13 17:12:34
2023版清华美院推免研究生备考分析
目录:
1. 学院概况
2. 各专业情况介绍
3. 保研时间线
4. 历年推免录取人数
5. 考核内容介绍
6. 申请条件
7. 申请材料
8. 初步录取
9. 复审录取流程
10. 面试情况介绍
11. 导师介绍
01
学院概况
目前,美术学院设有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陶瓷艺术设计系、视觉传达设计系、环境艺术设计系、工业设计系、信息艺术设计系、绘画系、雕塑系、工艺美术系、艺术史论系、基础教研室11个教学单位,设有20余个本科专业方向。
学术刊物有《装饰》杂志、《艺术与科学》丛刊、《清华美术》丛刊、《学院雕塑》杂志(雕塑系),学院构建了教学、科研、学术出版一体化的学术平台。
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学院不断探索综合学科背景下艺术教育的特色与途径,已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与模式,以强调个性与创新为宗旨,具有较强的实验特性,全面提升国际化办学能力与全球影响力。
学院坚持举办一系列展现实践教学成果的国际作品展,打造国际交流平台,促进实验教学不断发展。其中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第五届)、吴冠中百年诞辰艺术展暨学术研讨会、国家•民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创作成就展、“立象与对话——李禹焕王舒野&杜大恺刘巨德艺术作品展”、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等都产生了很大社会影响,学术影响深远。
在清华大学建设世界顶尖大学的战略发展目标下,学院将继续保持和发扬传统,继续加强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争取早日建设成为世界艺术教育重镇,为中国艺术更加开放地走向世界、为人类艺术传承创新做出贡献。
02
各专业情况介绍
130100(学术学位)艺术学理论
01(全日制)美术历史与理论研究
02(全日制)设计艺术历史与理论研究
130400 (学术学位) 美术学
01(全日制)绘画创作研究
02(全日制)雕塑创作研究
03(全日制)造型基础研究
04(全日制)摄影研究
130500 (学术学位) 设计学
01(全日制)染织艺术设计研究
02(全日制)服装艺术设计研究
03(全日制)环境设计研究
04(全日制)陶瓷艺术设计研究
05(全日制)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06(全日制)信息艺术设计研究
07(全日制)动画研究
08(全日制)设计基础研究
09(全日制)工业设计研究
10(全日制)展示设计研究
11(全日制)工艺美术研究
12(全日制)清华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智慧互联”双硕士学位项目
1305J1 (学术学位) 信息艺术设计
01(全日制)信息艺术设计研究(交叉学科)-信息技术
02(全日制)信息艺术设计研究(交叉学科)-信息设计
03(全日制)信息艺术设计研究(交叉学科)-信息艺术
135100 (专业学位) 艺术
01(全日制)美术-绘画
02(全日制)美术-雕塑
03(全日制)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
04(全日制)艺术设计-环境设计
05(全日制)艺术设计-陶瓷艺术设计
06(全日制)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07(全日制)艺术设计-信息艺术设计
09(全日制)艺术设计-染织艺术设计
10(全日制)艺术设计-工业设计
12(全日制)艺术设计-工艺美术
13(全日制)科普-科普展览策划与设计
14(全日制)科普-科普产品设计
15(全日制)科普-科普视觉传达设计
16(全日制)科普-科普信息与交互设计
03
保研时间线
以2022年为例。
清华大学于7月初发布《清华大学2023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报名通知》;
8月中旬发布《清华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_推荐免试》
9月初发布《清华大学2023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办法》;
美术学院研究生推免招生需于9月13日进行资格审查。
综合考核于2022年9月15日进行。
9到10月公示拟录取名单。
04

05
考核内容介绍
1.各院系组织专家进行材料审核,择优入围后续环节综合考核。入围综合考核的申请人应在参加综合考核前,通过清华研究生申请服务系统,缴纳复试费100元/人。
2.综合考核应采取差额形式,择优录取。
3.综合考核成绩满分 100 分,综合考核成绩低于 60 分者不予录取。
4.申请人应按院系要求进行资格审核并参加综合考核。综合考核方式为线上方式的,申请人应按院系要求做好线上考核的考场场地、软硬件、网络等各方 面准备工作,按时参加线上考核;综合考核方式为线下方式的,按院系要求准时到指定地点参加考核。
综合考核为面试,按照专业分若干个复试考核小组。每名申请人面试不少于20分钟,满分100分,面试包含考生自述、外语测试、问答等环节。其中校外艺术类背景申请人还需增加10分钟专业测试(非艺术类背景申请人及申请艺术学理论专业的除外)。复试组对申请人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精神、业务特长等进行综合考察、全面衡量。
06
申请条件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祖国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的中国公民,且满足以下条件:
1.在目前就读学校取得教育部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2.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
3.诚实守信,学风端正,不存在任何有违学术道德、专业伦理等行为;
4.身心健康,符合国家和清华规定的体检要求。
07
申请材料
1.有效身份证明(二代居民身份证)
2.在学证明(学生证)
3.本人自述
4.外语水平证明
5.专家推荐信2封:申请人在线邀请两位与申请学科相关的副教授(含)以上职称专家在线填写推荐信。推荐专家按申请服务系统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填写、上传专家推荐信。同时请专家在线完成推荐书后协助妥善保存推荐信原件,待后续接收通知将书面版寄至申请人所申请院系的研究生教学办公室,或将书面版密封(在密封信封的封口骑缝处签字)交申请人寄至所申请院系的研究生教学办公室。
6.本科学业成绩单(含学业排名证明)
7.院系/专业/项目要求提交的其他附加申请材料及其证明。
另:上述第2、5、6三项本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不需提供。
08
面试情况介绍
1.在清华规定时间内登录清华大学研究生申请服务系统(https://yzbm.tsinghua.edu.cn),按要求填写本人各项真实信息。
2.清华对通过复试并同意接收为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研究生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再发放纸质版初步录取通知(接收函),初步录取结果请申请人查询清华研究生申请服务系统。申请人还需按照教育部、本科所在学校和省市招办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教育部推荐免试服务系统,完成填报志愿、缴纳报名费、接受复试确认、接受待录取确认等环节,具体网址和系统开放时间等内容后续将在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https://yz.tsinghua.edu.cn)另行通知。
09
复审录取流程
院系通过清华大学研究生申请服务系统向拟接收的申请人发送初步录取意向通知并明确规定该意向的有效时间,申请人应在院系规定的有效时间内登录系统谨慎确认初步录取意向的“接受”或“拒绝”。
一经确认“接受”,视为放弃其他志愿的初步录取,系统将不再向申请人发送其他志愿初步录取意向信息。
一经确认“拒绝”,视为放弃该志愿的初步录取。
如在院系规定时间内申请人未对该初步录取意向信息进行确认操作,则视为放弃此志愿。院系发布初步录取意向时,将同步通过短信和邮件方式发送提醒,请申请人保持关注并在院系规定的有效时间内及时处理,避免错过初步录取。
清华将在录取当年6月对所有拟录取的推免生进行资格复审。通过资格复审并经清华调档案审查合格后,方可被正式录取,清华予以发放录取通知书。未通过资格复审者,取消其研究生录取资格。
现对资格复审的要求规定如下:
1.应已完成本科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及实践环节的学分要求;
2.本科最后一学年课程考核成绩不得出现不及格记录;
3.自考生报名至入学报到之日,未受到任何处分;
4.本科综合论文训练(毕业设计)应优良或80分(含)以上;
5.清华研究生新生入学前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6.符合清华各拟录取院(系、所)自定的不低于学校复审要求的标准(具体咨询相应院系)。
注:考生报名时间指在“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提交志愿的时间。
10
面试情况介绍
以2022年为例,校外生及未返校生采用网络远程线上面试的方式,返校学生采用线下方式。在线面试由考生自行准备面试设备和场地,采用“优巡”电脑客户端(正面/1号机位)进行面试和资格审查,同时,面试全程开启“优巡”手机APP(侧后/2号机位)进行在线监控。
11
部分导师介绍
包林
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绘画及专业理论、中西方美术比较
蔡军
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设计战略与管理研究、生活方式趋势创新研究
柳冠中
教授、博士导师
研究方向:设计学、系统设计及方法、设计思维方法、设计方法论、产品形象系统及品牌形象系统设计、事理学的创立与应用 、活方式形态模型研究
刘新
教授、博士生导师、工业设计系副主任
研究方向:可持续设计、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社会创新设计、综合造型基础设计
李薇
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服装艺术设计及理论研究
李当岐
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中西方服饰文化比较研究
马泉
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
研究方向:品牌战略与视觉设计、城市视觉设计与国家形象、视觉设计与新领域探索(视觉、媒介、叙事)文化创意与产业
赵健
教授、曾任视觉传达设计系主任、博(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视觉文化语境中的设计研究、中国书籍设计及其文化研究、数字化阅读方式的视觉设计研究、汉字书写与应用研究
周玥
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博士
研究方向:图形设计与视觉传达、传统图形的继承与创新
范寅良
长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工业设计系党支部书记
研究方向:展示设计策划及核心价值研究、展示建筑设计研究
向帆
长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动态媒体设计、数字艺术创作、数字视觉化设计
张姗姗
准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仲英青年学者
研究方向:造型基础与油画语言研究
